作者:王恒力 核稿:张玉琦
为深化我院教师对大地构造学前沿领域的认识,推动学科研究与教学的融合发展,7月11日,西北大学董云鹏教授、孙娇鹏教授应邀在石油学院325会议室做专题学术报告。石油学院40余名师生参加了报告会,会议由院长张玉琦主持。
董云鹏为全院师生做了题为《中央造山系形成演化与东亚大陆聚合》的学术报告。以特提斯构造域演化为主线,系统梳理了中央造山系从原特提斯洋俯冲、微陆块聚合到古特提斯洋消亡的多阶段形成过程,揭示了其作为“东亚大陆聚合核心构造带”的关键作用。详细解析了中央造山系中秦岭、大别、昆仑等微陆块的拼合时限与动力学机制。
孙娇鹏为全院师生做了题为《贺兰山构造带寒武纪-三叠纪构造沉积演化及对华北—阿拉善构造关系约束》的学术报告。报告聚焦贺兰山构造带的沉积-构造演化密码,以构造背景-沉积响应-关系约束为主线,系统阐述了贺兰山构造带寒武纪-三叠纪的演化历程及对华北-阿拉善板块关系的指示意义,揭示了环鄂尔多斯晚奥陶世造山与前陆盆地形成的机制。
报告结束后,与会师生围绕构造领域的前言问题与董云鹏、孙娇鹏展开深入探讨。两位老师结合自身研究经验,耐心解答了大家的疑问,并提出多学科交叉的研究建议,鼓励师生们跳出单一学科的局限,拓展研究视角。
报告结束后,张玉琦代表全院师生对两位老师的精彩报告表示衷心感谢。她指出此次报告紧扣地学前沿,既有深厚的理论积淀,又有鲜活的研究案例,拓宽了我院教师的学术视野,激发了大家的科研热情。希望未来能与西北大学加强合作,开展更多学术交流活动,推动我院地质学科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