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稿:党委宣传部 核稿:刘小淼
本网讯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分别于3月5日和3月4日在北京开幕。学校党委高度重视“两会”精神的学习,提前部署,周密组织,迅速掀起“两会”精神学习热潮。广大师生热切关注“两会”召开,通过多种方式收听收看开幕式直播,认真学习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同时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学校改革发展成绩及自身学习、工作和生活实际,感受发展变化,畅谈学习体会,表达振奋心情,抒发奋进豪情。
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孙刚成表示,2022年的“两会”教育版块唱响了教育公平而有质量发展的时代最强音。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政府工作任务的教育部分共300多字,但是,关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强乡村教师定向培养、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加强县域普通高中建设、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等事关教育公平而有质量发展的有力表达占到了全部文字的85%以上,鲜明的导向与清晰精准的核心内容界定振奋人心,给全国人民带来了享受优质教育的期盼和享受幸福生活的力量。作为高校教师,我更加坚定了献身西部教育的信念,且充满了前进的力量。
高教研究所副所长乔刚表示,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实现这一目标,要求高校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内在要求。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要求高校必须明确发展定位,增强质量意识,突出办学特色,提升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能力,走特色强校、人才兴校、科研立校的发展道路。只有这样才真正推进高等教育的更好、更全面、更协调发展,才能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强国。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臧爱绒说:“我关注了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这个内容,其中对‘继续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减负工作’特别有感触,如今小学生都是早上6点半起床,下午6点半到家,还有各科家庭作业等待他们‘伺候’,家长、学校内卷太严重,从而导致孩子们睡眠严重不足,使本该充满乐趣的童年都淹没在辅导班、题海中,使本该天真浪漫的脸上布满愁容、写满不悦。教育应该回归她本来应有的样子,就如1941年毛泽东所说‘又学习、又玩耍’,将减负进行到底。”
政管学院辅导员张元表示,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接地气、入人心。通览报告全文,保民生、稳就业话题出现频次较高。2021年我国积极开展“六稳”“六保”工作,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在疫情防控和应对国际风险同时就业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继往开来,2022年面对超过1000万的高校毕业生,加强就业创业支持和不断线服务,促进就业仍是重中之重。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必须坚决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多举措全方位培养广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着力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为毕业生“最后一公里”倾心护航,使其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为胸怀“国之大者”成就优秀“小我”。
医学院辅导员高巍表示,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国家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之年。今年的“两会”,承载着人民的期盼、中国的期望、世界的期待。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深刻感受到责任重大。今后工作中,我们不仅需要深入学习新思想,把握新形势,更要努力解决好学生的需求,贯彻国家的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8级学生常超表示,迈入三月,我热切地期待和盼望着“两会”胜利召开。作为新时期的青年学子,在2022年我们应继续跟随党中央的步伐,不断重温党的伟大历史,巩固党史学习成果;要努力学习、潜心科研,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等战略目标作出我们的贡献;更要坚定理想信念,努力开拓创新,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