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建动态 >> 正文

【思想道德建设1.7】2022年全国两会召开在我校师生中引发强烈反响(一)

发布日期:2022年03月05日 15:00    作者:    来源:    点击:

组稿:党委宣传部    核稿:刘小淼


本网讯 3月4日和5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先后召开。“两会”的召开在我校引起热烈反响,我校广大干部师生通过多种途径认真收看“两会”盛况,关注“两会”动态,热议“两会”话题,学习“两会”精神。

师生们普遍认为,“两会”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新形势下团结全国人民、集聚全国智慧的大会,具有重大意义。师生们一致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延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刘瑞儒表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教育工作。2022年我国高等教育将吹响深化新教改打造新形态提高新质量的冲锋号。中西部高等教育是中西部发展的战略内生力量,影响着中西部全面振兴大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希望本次两会上进一步加大对高等教育尤其是西部高等教育的重视投入,确保2022年我国高等教育四新建设、高等教育数字化、卓越拔尖人才培养、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攻坚行动、调整优化专业学科结构等构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20件大事、五方面重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让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更高、实力更强、品牌更亮;希望能为振兴中西部高校提出倾斜政策制定出台专门措施,进一步加大落实对口支援西部高校计划,尤其是地处西部革命老区高校。尽快把我国中西部高等教育这块“洼地”整体抬高。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东维表示,2021年我们党带领人民群众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极大地鼓舞了中华民族的信心。期待2022年“两会”在持续关注增进民生福祉、推动共同富裕的同时,关注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精神文化需求,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开篇谋局,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建设诚信社会,凝聚中国精神、汇聚中国力量方面有所突破。

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张志强表示,今年的“两会”召开恰在党总结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之后,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前,又处在俄乌冲突和后疫情时代的大背景下,承载着全国人民的期盼,也聚焦着广大青年的目光。作为一名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肩负着培养造就大批政治立场坚定、堪当时代重任的接班人使命,必须心怀国之大者,关心国家大事,关注青年成长。在目前形势下,尤其对如何保持经济稳步增长,切实解决大学生就业等民生问题充满期待。

化工学院辅导员徐菁表示,2021年,是中国教育迎难而上、奋力改革的一年。力度空前的“双减”政策重磅落地,“公参民”学校迎来全面整顿,高考综合改革深入推进。作为一名基层高等教育从业者,期待“两会”有更多关于教育的声音,期待城乡与区域教育平衡发展,期待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期待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期待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政行专业2019级学生齐浩翔表示,在春暖花开的时节,我们迎来了全国“两会”的召开。“两会”期间,一条条的建议和提案都是人民群众最关切的问题,代表委员们尽心尽力、履职尽责,让全国人民都可以感受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政府工作报告更是从全方位的角度总结过去的成绩、分析现有的问题、谋划未来的发展,反映国家意志和人民意愿。谈民生,显民意,聚焦经济发展,倾听人民心声。在新时代,青年们要抓住伟大祖国为我们创造的良好发展机遇,紧跟时代步伐、乘势而上、奋勇前进,在祖国的建设道路上贡献出自己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