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建动态 >> 正文

【四月延安模范】张文忠——孝老爱亲

发布日期:2019年05月21日 09:35    作者:    来源:    点击:

张文忠,男,汉族,出生于1949年12月,志丹县永宁镇杨城行政村郭胡洼村人。

在2000年2月21日晚,妻子杜秀芳突发脑出血,张文忠尽己所能、不惜一切代价,全力以赴进行了救治。在病情得到控制后,妻子落下偏瘫,半身不遂后遗症,张文忠放弃了自己的一切爱好和事业,精心照料伺候妻子杜秀芳,长期坚持帮助妻子进行功能性锻炼和安抚妻子情绪,同时,也时刻关注着一些医学资讯,他自己购买了血压测量仪、血糖仪,学着给杜秀芳测量血压、血糖,每天坚持给杜秀芳服用降压药并且又花大价钱托人从外地购买了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他先后远赴上海、银川、定边等地求医,购买了大量具有降糖作用的苦荞面等辅助治疗。在他的长期坚持努力下,妻子杜秀芳的糖尿病症状基本消失,血压也趋于平稳,每天晚上还能看一会电视。20年如一日,他无怨无悔,不离不弃,长期坚持给妻子按摩穴位,活动锻炼,以及洗脚、洗脸、洗衣服,负责吃、喝、拉、撒、睡等一切护理工作。

在张文忠看来,妻子得病后,自己“伺候她到老”是一份应尽的责任。人生从来都是一个真实的命题,贫穷、苦难、疾病都有可能随时向我们袭来,不是所有丈夫都如同张文忠一般,在寒风骤起的时候,会牵起妻子的手,让她感觉到爱的温暖。他们用整整50多年的相濡以沫回答了命运给出的考量,为一个四世同堂的家族奠定了敦厚淳朴、仁爱相间、风雨共济的家风,感召着后辈们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相濡以沫五十年

张文忠,男,1949年12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志丹县永宁镇杨城行政村郭胡洼村人。

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他经历了太多的风霜雨雪。他很小的时候,家中的大伯父因病致瘫,父亲念及手足之情,照顾伯父起居生活长达9年,从不叫苦嫌累。父母的亲力亲为让幼年的他耳濡目染,渐渐地懂得了亲情对于一个家庭的重要性,也是从那时起,患难与共的仁爱家风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在2000年2月21日晚上九点左右,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中老年疾病妻子杜秀芳突然发病,经县医院检查,患的是“脑溢血”,出血量达到13毫升,当时人已昏迷不醒,随时有生命危险。

  在抢救妻子的七个日夜里,张文忠始终没有合眼。但是由于之前没有向医生告知杜秀芳患有糖尿病,导致医生在抢救过程中输入了大量的葡萄糖液体,已经出现中毒症状,必须马上注射胰岛素,否则的话光糖尿病就足以威胁生命。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医生和护士虽然没有明说,但言行之间已经流露出让放弃治疗的意思,他们说从正月初一至今,包括杜秀芳在内,已经来了七个相似病情的患者,前六个无一例外的都没就过来。听完医生的叙述,孩子们情绪有些失控,一片茫然。他想了一会,让孩子们都聚拢在自己的身边说:“不管是磕头求人,还是砸锅卖铁,你妈的病看定了,我向你们保证,你们的妈妈肯定不会离开你们!”

他的话不仅让所有在场医生为之侧目,也坚定了孩子们挽救母亲的决心。他们不顾连日来的疲劳,根据医生提供的信息连夜挨家挨户地联系寻找,经过几个小时的练习,终于找到了一位糖尿病患者的家属,从他们手里弄到了胰岛素,这时,他才放心了一点。

之后,他专心伺候在妻子身边,一天24小时不离医院。经过一个月的抢救,妻子竟然奇迹般地脱离了危险,虽然不能开口说话,但神志却有所恢复。然而,脱离危险并不代表没有危险,这种病很难医治,稍有不慎,病人就有可能再度陷入险境,为了更好地治疗,他随即决定带妻子去延大医附院治疗。

在延大医附院的一个多月里,他每天都守候在妻子的病床前。经过CT检查,医生告诉他淤血已经渗入大脑,开颅治疗意义不大而且还有风险,建议保守治疗,多做功能性锻炼,也许病情会好转起来。

从那以后,他放弃了他热爱、喜欢的事业,独自一人承担起了照料杜秀芳的责任。每天他早早就起床了,先是给妻子翻身,换掉她身下的被褥,然后再给她梳头、刷牙、洗脸、做饭、喂饭。之后他拉着妻子在院子或者房间里走上几圈。这么多年来,他每天都坚持扶着妻子走走,拉着她的手进行锻炼,长期的肢体功能性锻炼,让杜秀芳的病情有所好转,2000年10月的一天,杜秀芳突然开口说话了,这说明他的这种治疗方法有了效果,也更加坚定了他帮助妻子尽快康复的决心。

为了让杜秀芳更快地康复起来,他又在县中医院找人在妻子的身上、腿上、脚底画出了穴位分布,每次锻炼过后,他都会亲自给妻子按摩穴位,舒经活血,从未间断。从妻子患病到现在,20年间他天天如此,不嫌脏、不嫌累,没有一天懈怠过。

在帮助妻子不断坚持功能性锻炼和安抚妻子情绪的同时,张文忠也时刻关注着一些医学资讯,他自己购买了血压测量仪、血糖仪,学着给妻子测量血压、血糖,定期检查。在他的共同努力下,现在杜秀芳的糖尿病症状基本消失,血压也趋于平稳,每天晚上还能看一会电视。

不仅在外人面前张文忠是这个态度,在儿女跟前,他也时刻把这种不离不弃、患难与共的家风美德言传身教给他们。他经常对孩子们说:“每次看到你们,我都会想起当年的承诺,那就是要保住你们的妈妈,照顾好她的生活,所以不管她病到哪种程度,我都要带着她去治,就算医学治不了,我也要伺候她到老!”

为了伺候好老伴,张文忠几乎没有出门的日子,甚至连得病的时间都不能有。2017年9月,他急性胆结石发作,在住院做手术期间,他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妻子。期间杜秀芳每天问孩子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爸爸啥时候回来也?”在病情好转后,张文忠立即要求出院,回家休养,方便照顾妻子。

他随时都在观察妻子的一切情况,照顾得细致入微。在2018年12月,他发现妻子的病情有所加重,立即带到县医院检查。体检结果显示,是血压高、血糖高引发支气管炎,当即住院进行相应的治疗。在医院同一病房住院的一个人说杜秀芳,“你这个老婆的命大!”另一个知情人说:“不是她命的大,是老张伺候的好,不是老张有耐心,恐怕她也早没命了。”

2018年2月12日是他们的金婚纪念日,那天,当着众多亲戚的面,张文忠动情地说:“老婆20岁到我们家,没享过一天福!”在场的人无不为此动容、落泪。

在张文忠看来,妻子得病后,自己“伺候她到老”是一份应尽的责任。人生从来都是一个真实的命题,贫穷、苦难、疾病都有可能随时向我们袭来,不是所有丈夫都如同张文忠一般,在寒风骤起的时候,会牵起妻子的手,让她感觉到爱的温暖。他们用整整50多年的相濡以沫回答了命运给出的考量,为一个四世同堂的家族奠定了敦厚淳朴、仁爱相间、风雨共济的家风,感召着后辈们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http://sxya.wenming.cn/yahr365/201905/t20190517_585600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