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沈江涛 武倚君 核稿:党子奇 王进 摄影:李欣瑶
本网讯 4月29日下午,我校在行政楼二楼会议室举行卓越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启动仪式暨“路遥文学创作人才实验班”开班仪式。我校副校长付峰,延安市作家协会党组书记赵永旗,《延安文学》杂志社社长魏建国,作家梁向阳、张金平、张志江,学校教务处、社科处、宣传部、学工部有关负责人,文学院“银龄计划”教师杨东霞以及文学院领导班子、任课教师代表以及首届“路遥文学创作人才实验班”的33位同学参加了开班仪式。开班仪式由文学院党委书记姬小龙主持。

开班仪式上,教务处处长王进介绍了学校卓越人才培养工作相关情况。他表示,实验班是我校创新卓越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举措,希望为我校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累宝贵经验,并从落实培养方案修订要求,构建一流课程体系、深化五育融合,培育全面发展人才、强化思政引领,厚植延安精神三个方面对实验班提出具体要求。
文学院院长党子奇从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力量以及管理模式等方面介绍实验班的基本情况。他表示,实验班将采用“2+1+1”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础课程+方向课程+实践课程”的立体化课程体系,建立校内外相结合的师资团队,实行动态管理机制,由学院领导班子担任班主任及学业导师,统筹推进实验班高质量发展。
延安市作家协会党组书记赵永旗代表延安市作家协会对实验班成立表示祝贺,并希望以实验班成立为契机,聚焦“育人才、出精品”的中心任务,秉持“服务作家有温度、培育新人有力度”的理念导向,构建“三位一体”协同机制,通过提供实习岗位搭建创作练兵场,通过名家工作室打造创作传习所,通过跨界联动等举措,贯通“教、学、研、创”,力争形成精品跌出、人才辈出、薪火相传的文学发展新格局。
杜宪恒同学代表实验班学员发言,表示实验班学生要接过路遥先生的文学火炬,在新时代浪潮中,用文字记录中国故事,用情怀传递人民心声,让延安精神在笔尖绽放,在路遥文学实验班的沃土上书写属于自己的“不平凡的世界”。
随后,会议进行了创作实践导师聘任仪式和赠书仪式。付峰为“路遥文学创作人才实验班”创作导师代表梁向阳、张金平、张志江三位作家颁发聘书。《延安文学》杂志社社长魏建国以及梁向阳、张金平、张志江三位作家分别向实验班赠送了《延安文学》《路遥传》《延河谣》《岭上无狼》,学生武倚君、吴慧、顾雨丹、李根圆代表实验班接受赠书。

付峰在总结讲话中表示,路遥文学创作人才实验班是我校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具体举措。他强调,实验班要紧跟高等教育改革步伐,构建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一是要在教育理念、培养模式、内容方法、AI赋能等方面持续优化。要深入推进“三位五育”,在培养主线上将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各环节。在培养路径上将五育深度融合到实验班。二是要重构培养方案、革新课程体系、整合课程内容、改革教学组织方式,特色化开展课堂与实践教育,培养一批具有延安精神特质、路遥精神品质、更具卓越教师素质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三是要弘扬教育家精神和路遥精神,以首批省级卓越教师试点项目建设为契机,深入推进汉语言文学卓越教师培养,使教师要有书卷气,学生要有书生气,教研要有学术正气,校园要有书香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