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2025.04作者:申圆圆 苑志鑫 来源:中国共青团近日,《中国共青团》杂志2025年第5期专栏刊发了我校《立足延安“圣地红” 做好“三味”青年友》《从实践的“无字之书”中追寻浪漫理想》两篇文章,中国共青团杂志和共青团中央官方微信公众号同步转载。两篇文章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做青年友,不做青年‘官’”的嘱托,展示了我校团委多年来接续传承,在思想引领、五育融合、实践育人、服务成长等方面的顶层设计、创新举措、特色亮点和育人成效。...
23
2025.04作者:刘小淼 张咪咪 来源:中国网延安大学以革命圣地高校的政治自觉,构建起“铸魂、凝心、润心、笃行”四维融通宣传体系,以独具特色的“红色宣传密码”书写着高校作风建设新篇章。从指尖上的“移动课堂”到浸润心灵的文化盛宴,学校宣传工作始终秉持“小故事讲透大道理”的创作理念,将纪律要求转化为师生日用不觉的行动自觉,在新时代校园里构筑起清风正气的精神高地。铸魂:红色微宣讲让纪律教育“活”起来当“延安时期党纪故事”...
23
2025.04中国青年网北京4月15日电(记者 王龙龙)在革命历史的长河中,延安,这颗熠熠生辉的明珠,承载着党的峥嵘岁月,孕育出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为更好地用新科技新形式做好延安精神的学习与传承,延安大学师生自2015年筹划创建“指尖上的微课堂”。延安大学党委副书记吕达表示,未来,“指尖上的微课堂项目”将在课程思政建设、校企合作、校际及校地合作等方面持续发力,“进一步运用互联网思维,聚焦小角度、大主题,给青年人把道理讲活、...
23
2025.04作者:刘小淼 王江华 来源: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坐落于中国革命圣地的延安大学,将传承红色基因的使命融入教育创新实践。学校依托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库,突破“教室+课本”的传统模式,通过“艺术赋能、场景重构、生态协同”三维融合,打造出“可感知、可体验、可传承”的沉浸式思政教育新范式。艺术解码:让红色基因“活起来”近年来,延安大学立足革命圣地红色资源,以艺术为载体突破传统思政教育边界,将革命历史与红色精神融入剧目创作,...
10
2025.03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傅承涛 李荣昌 王群燕延安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在创立之初,为解决干部队伍严重短缺的问题,学校采取短期集中培训等形式开展干部教育工作,培养了一大批革命干部,为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为继续教育工作树立了光辉的典范。延安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从1982年开始举办成人在职培训和非学历教育,1985年经原国家教育委员会(现教育部)批准正式举办夜大学教育,1993年经陕西省教育委员会批准,...
08
2025.01作者:姜家兴 核稿:梁 艳本网讯 1月3日,《中国教育报》发表了我校外语学院雷琨、梁润生撰写的题为《创新课程思政模式 点亮思政育人新火花》的文章。文章总结了近年来外语学院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的实践经验和具体做法,通过“外语+思政小点”“外语+中西比较”“外语+主题分类”“外语+语篇翻译”“外语+政策时文”等五种模式,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于外语教育之中,为新时代外语人才培养注入新的活力。近年来,外国语学院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工作,...
07
2025.01作者:冯晓江 刘瑞儒 来源:《光明日报》陕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立于1998年。中心坚持把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作为重大历史使命,聚焦陕西红色文化的研究、传承与弘扬,积极开展研究阐释,推动成果转化应用,为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理论指引、智力支持与实践方案。深入开展教育家精神理论研究为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中心不断强化教育家精神的理论研究,帮助和指导相关高校成立延安时期教育研究所、...
06
2025.01作者:杨文军 杨威仪 来源:陕西日报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在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时强调,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弘扬延安精神,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发扬斗争精神,为实现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而团结奋斗。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指出,陕西要用好自身历史文化资源和红色文化资源,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延安精神,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的伟大斗争实践中,...
10
2024.12作者:高子伟 来源:中国教育报客户端近年来,延安大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和对学校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守正创新,坚持用延安精神铸魂育人,探索实施延安精神强党建“三一”工程,走出了一条鲜明的红色党建之路。系统谋划,分类指导明方向把握好一个总体思路。学校坚持解放思想、改变观念、求真务实、守正创新、激发活力、示范引领,以破解党建瓶颈问题为鲜明导向,以工作方式方法创新为重要路径,...
06
2024.12作者:宗荣荣 核稿:朱 伟本网讯 11月20日,陕西日报就“延安已成为鸟类重要迁徙通道”采访了延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朱梦炎副教授。朱梦炎副教授表示:“此次在延安野外发现彩鹮及黑鹳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证明延安已成为鸟类重要迁徙通道。这离不开近年来延安持续开展的生态修复工作。这也说明在陕北地区野化放飞鹮科鸟类具有可行性。”近年来,随着延安生态环境不断好转,生物多样性逐渐丰富,分布范围继续扩大,延安成为越来越多野生动物青睐的栖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