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025.07来源:教科院党建筑牢根基,信仰熔铸三尺讲台;延安精神如炬,照亮学术高地与师者初心教材建设执笔,写就知识薪火相传的篇章;师者仁心化雨,润泽万千桃李,托举雏鹰翱翔。——那伏案的身影,是学问的灯塔,更是信仰的坐标;在党建与育人的交响乐中,以“双带头人”之力,谱写高等教育的赤忱乐章。——题记课堂上的孟亚玲老师2000年7月1日,在金色的晨曦中,一个女孩站在杨家岭的轱辘井旁,凝望着山岭上那一排排见证历史的窑洞,深情地朗诵“...
27
2025.06来源:政管学院在巍巍宝塔山下,滔滔延河水之畔,延安大学的校园里,总有一个身影令人难忘:她踩着晨曦走进教室,抱着厚重的典籍穿过走廊,用温暖的笑容迎接每一张年轻的面孔。她是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的谢延秀教授,一位在陕北黄土地上深耕教育三十二年的“精神播火者”。自1993年从延安大学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她已在教育岗位上默默坚守了32年有余。从青春韶华到鬓染霜色,她始终相信:“教育是一场温暖的遇见,更是一场漫长的守望。...
10
2025.06来源:政管学院在18年的一线教学工作中,秦敏老师一直坚持用智慧点燃求知火花,用行动诠释“立德树人” 的神圣使命,秉持教育家精神,以热忱的育人情怀和不断提升的专业素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致力于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时代新人。一、创新教学,点燃智慧火种在教学工作中,秦老师始终站在教育改革的前沿,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致力于为学生打造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的课堂。在《老年社会工作》的教学中,...
09
2025.06来源:政管学院“我是一名大学老师,只要社会需要,我会全力以赴……”常改香老师经常这样讲。扎根教育一线数十载,她始终践行着这句誓言,将延安精神融入教育事业的每一个环节,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育人篇章。作为延安大学的一名教授,她深知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用实实在在的育人实践,交出了一份亮眼的育人答卷。教书育人为己任在教学工作中,常改香教授始终视教书育人为首要职责。她深知 “要给学生一滴水,...
10
2024.09来源:外语学院叶友珍,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延安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英语专业教学工作。从教二十年来,叶友珍老师始终将弘扬教育家精神、当好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领路人作为自己职业生涯的崇高追求。一、秉承教育家精神,立德树人教育家精神,是叶老师在教育实践中不断追寻的灯塔。她深知,作为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深厚笃实的学问品德的塑造者。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她始终将“立德树人”...
04
2024.09来源:外语学院 延安土生土长的惠霞老师对这片黄土地充满了眷恋之情,走上讲台后,便一头扎进了教书育人的行列,潜心教研。惠老师,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延安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访问学者,延安市社科专家,延安开放大学客座教授(2024-2026),延安大学教师发展中心ISW教学技能培训引导师。主讲大学英语系列课程及《英语教学设计与实施》、《英语语言文学研究专题》等研究生培养课程。...
13
2024.07作者:袁广斌什么样的经历是坎坷而艰苦的经历?青少年时期颠沛流离、辗转求学的马霄会告诉你。什么样的贡献是国家和人民永远铭记的贡献?参加工作后努力钻研、为无数人解除痛苦延续生命的马霄会告诉你。什么样的奉献是最彻底最无私的奉献?临终决定将自己的遗体捐献给延安大学医学院做实验的马霄,同样会告诉你。艰辛而曲折的自我求学之路1931年,马霄出生在陕北绥德县大山深处一个名叫梁家甲的村子。那一年国难深重,马霄家里的生活也没好到哪里去。...
13
2024.07作者:袁广斌2006年,延安大学数学系教授侯明书逝世。遗体告别的时候,很多人自发前来吊唁和送行。那天,位于一条山谷谷口的殡仪馆,馆内已经容纳不下送别的师生,馆外的山坡上也黑压压地站满了人。根据侯明书的学生张俊哲回忆,与侯老师进行最后告别的起码有三四百人,这一情景在当时规模还不算很大的延安大学极为罕见。告别仪式现场,听着主持人和亲朋好友介绍侯老师一生的为人处事,想到他几十年来对自己的苛刻和家里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陈设,...
03
2024.07来源:生科院曾经有人问他:年轻时的梦想,你追到了吗?他说,我从小最想干的事情,就是在“红烛”的照耀下当一名好老师;几十年过去了,我从一个懵懂的少年,成为遍地桃李的大学教授,自己很满足,也很幸福;我的人生信条,就是和大家手牵手,一路向前…… ——题记是的,一路向前。1972年春天张向前出生时,父亲之所以给他起这个名字,就是希望他长大以后胸怀理想,...
03
2024.07来源:建工学院山丹丹花是盛开在陕北黄土地原野上的一种火红的山花。陕北民歌里有“山丹丹花开背洼洼红”,因为它不争奇斗艳,总是默默地盛开在植物并不茂盛的背阳之处;一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唱响祖国山川大地,经久不衰。每当提到山丹丹花,就会联想到中共中央在延安时期的火红岁月及质朴的延安人民。在陕北黄土高原的延安大学教坛根植了近三十年的杨红霞教授,犹如一株盛开的山丹丹,默默无闻,却火红了一片天地,成为师生心目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