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振华 杨春明 核稿:甄延忠
本网讯 5月16日至19日,由新疆师范大学主办,延安大学、新疆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共同承办的“新丝路导向有机合成与能源新材料前沿讲座”在新疆师范大学召开。我校党委书记高子伟教授担任大会主席,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徐斌、科技处副处长张壮壮参加会议。大会邀请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刘生忠、西安交通大学教授何刚、复旦大学教授范仁华、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廖建等12名国内知名专家。
高子伟教授致开幕词并主持首场学术报告。徐斌教授作了题为“钠离子电池碳基负极材料”的学术报告。本次大会共举行了12场学术报告,研讨了有机合成化学与新能源材料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探讨了学科交叉融合创新路径,有力推动了西部高校青年学者培养与创新团队建设,促进基础研究成果向产业技术转化,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智力支撑与科技引擎。

5月16日至18日,我校与西安交通大学、西京学院、武汉轻工大学、中国新材料科学家学术研究联盟联合主办的“2025第二届环境催化材料与污染控制化学研讨会”在西安圆满落幕。副校长付峰教授担任会议的共同主席,化学与化工学院院长甄延忠教授担任执行主席,我校化学与化工学院、石油工程与环境工程学院和建筑工程学院教师及研究生代表10余人参加会议。来自全国各个高校和科研机构的600余名专家参加会议。
开幕式上,甄延忠教授代表延安大学致辞。我校拓明明博士作了题为“Co单原子微环境调控过硫酸盐活化及抗生素降解”的学术报告,硕士研究生邬佳静和张彦群在大会研究生论坛分别作了题为“静电纺丝构筑过渡金属硫化物及电催化氧化脱硫机制研究”和“硒空位稳定Ru-Se-Ni桥以实现工业级AEM整体水分解”的学术报告。

5月14日至16日,由中国化工学会精细化工专业委员会和《精细化工》编辑部联合主办,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和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联合承办的第六届精细化工青年学者学术会议在天津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彭孝军、朱为宏,中国化工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方向晨教授及来自全国各个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近300名中青年科学家参加会议。我校甄延忠教授、化工学院副院长杨春明和青年教师侯雪艳副教授应邀参加。侯雪艳作了题为“基于相变储能光热转换材料的设计及多场景应用”的学术报告。大会旨在研讨国内外精细化工研究领域的最新前沿及发展趋势,围绕精细化工产业技术创新的共性关键问题,通过加强科技交流、学科交叉与融合创新,促进政、产、学、研、用深度协同,推动我国精细化工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我校化学与化工学院注重学科建设与学术交流,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基本原则,积极举办与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近三年来,先后主办、承办及协办各类学术会议10余次,参加各类学术会议100余次,不断提升学院的办学声誉与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