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大要闻

首页 > 延大要闻 > 正文

延大要闻

我校教务处侯业智论文被《新华文摘》摘转

分享

发布时间:2011-09-29

 

作者:王俊虎 核稿:刘国荣 发布日期:2011年9月29日


本网讯 我校教务处侯业智发表在《延安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年第3期的论文《论知青对路遥小说创作的影响》,被《新华文摘》2011年第17期摘转。摘转内容如下:  

知青对路遥小说创作的影响。侯业智在《延安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撰文指出,知青运动作为中国当代史上的一场大规模的政治活动,对农村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当时农村新生代的青年具有深广的影响。知青对于路遥的影响同样是极为深远的,不但影响了其生活、心理、思想,更开阔了路遥的艺术视野,促成路遥创作心理的形成,激发了路遥执着的文化选择,对其小说创作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路遥在知青那里不仅仅鲜活地获得了现代都市文化,更重要的是获得了现代文化的思维方式,领会了现代文化精髓。路遥身边的北京知青陶正,路遥的夫人知青林达,都给路遥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北京知青与农村青年相比,在物质、精神和情感上都占据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些优势深深影响到路遥后来的创作心理。面对来自城市物质精神文明的压迫,路遥选择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出农村,走出贫困,走向城市,进入现代都市文明。这一心理也投射到小说主人公身上。路遥尽管执着地追寻现代文化,但是乡土文化与现代文化在他内心中往往不是那么和谐共融的,有时甚至激烈冲突,这种情况下,路遥往往会情感上偏向于乡土文化,从而形成独特的文化心理。在情感上,正是知青对路遥感情上的深刻影响,使得路遥的文学作品中呈现出独特的情感模式:路遥小说中最基本的一个情感模式就是“农村才子+城市美女”模式;另一情感模式就是城市一方对农村一方的情感背叛。在文化选择上,正是北京知青对陕北文化的认同和发掘激发了路遥等本土知青对陕北文化的重新认识和思索,同时,路遥等本土知青从小浸润在陕北文化的海洋中,对陕北文化没有北京知青的那种隔膜感,所以对本土文化的认识和思索能直抵本质,较之于北京知青更加深入全面。

 

 

 

上一条:我校今冬采暖燃煤采购运输工作动手早进展快 下一条:我校今冬采暖燃煤采购运输工作动手早进展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