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袁广斌 稿源;校报 发稿日期:2007年1月15日
本网讯 进入1月中旬,随着期末考试的开始,为期一年的延安大学第三届“百场系列学术报告”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延安大学的“百场系列学术报告”活动开始于2004年3月。在3年间举办的近300场学术报告中,由非本校专家、学者、教授所作的报告占到了55%。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著名作家王蒙、陈忠实,著名中共党史研究专家石仲泉、李君如、李忠杰,中宣部理论局局长路建平,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副主任梁相斌,经济学家何炼成,化学家李前树,文艺理论和文学评论家钱仲文、肖云儒、白烨、李建军等,都曾为延安大学师生作过精彩的报告。
2004年6月20日下午,原文化部部长、当代著名作家王蒙应邀来到延安大学,就文学的若干问题向200多名师生作了报告,并就当代文学的一些新现象与在场师生进行了交流和探讨,引起了大家的浓厚兴趣。2005年3月18日至2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第四军医大学副校长樊代明少将应邀来到延安大学,连续为延安大学师生和医护人员做了3场报告,场场掌声如潮。
延安大学“百场系列学术报告”的报告人,有的是根据工作需要,由学校从全国各地直接邀请;有的是依托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的人力资源优势,在一些名家名师作为教员或学员来延安执教、学习的时候,请他们为延安大学师生做报告;另外,本校各学科的名家名师,延安当地一些卓有成效的专家学者,也是“百场系列学术报告”的重要支撑力量。
近年来,延安大学确立了“教学立校、科研强校”的办学思想,在科研方面投入了1000余万元的经费,以及大量人力和物力,建立起一支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敬业精神强的教师队伍,组建了中共党史、延安学、陕北文化、陕北能源和陕北区域经济5个研究院,组建了陕西省生物工程应用技术研究中心,极大地调动了全校教学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学术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科研水平稳步提高,科技转化取得了显著成效。开展“百场系列学术报告”活动,是延安大学活跃学术气氛、提高师生科学文化素质、推动全校乃至陕北科研水平再上新台阶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