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大要闻

首页 > 延大要闻 > 正文

延大要闻

高校党史教育论坛在我校举行

分享

发布时间:2015-07-23

 

作者:谭虎娃  核稿:杨伟宏  编发:曹兴美


 

 

本网讯 为了进一步推动高等学校开展中共党史、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的研究教育宣传,充分发挥中共党史资政育人作用, 718日至19日,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高等学校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与延安大学联合举办“高校党史教育论坛”。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炳林,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赵军,中央党史研究室宣传教育局副局长刘荣刚,陕西省委高教工委副巡视员高巍,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宣教处处长雷学军,我校校长、党委副书记、延安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张金锁,副校长马勇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了会议。来自全国50余所高校从事党史研究教学的90余位专家学者,来自8所高校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的相关负责人,延安市延安精神研究会、延安市革命纪念馆、中国人民银行延安市中心支行领导及延安大学师生代表共18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赵军副主任主持。  

718日大会的开幕式上,张金锁校长、高巍副巡视员和刘荣刚副局长先后致辞。张金锁校长在致辞中指出,高校党史教育论坛在延安大学举办,是全国高校党史教育的大事,是高等学校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基地建设的大事,更是延安大学的一件大事、喜事,他代表学校党委、行政及全校师生向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张校长接着对延安大学、中共党史学科以及延安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的历史、发展、现状以及思路做了介绍。张校长最后强调,党的十八大提出了道路、理论、制度三个自信,要做到这三个自信,有一个前提就是要对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的历史充满自信。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学习党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只有学习研究好党史,才能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可见,高校党史教育工作意义重大,任重而道远。

王炳林主任最后作了关于高校党史教育的几个问题为核心内容的讲话。王主任在梳理中共党史学科历经建党后至新中国诞生的初步形成时期、新中国成立到“文革”结束的发展与挫折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的恢复发展和繁荣时期三个阶段基础上指出,高校党史教育成绩显著,学士、硕士、博士各个学位层次以及博士后多层次人才培养格局进一步完善,有一支信念坚定、矢志党史教育教学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也推出了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但目前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党史教育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党史学科建设中也存在学科定位不明确、学科基本理论和方法创新不足、人才培养质量需要提高、条件保障有待加强等突出问题,这就需要从深化党史研究、增强学科自信,明确学科定位、强化学科交流,加强政策扶植、提高研究队伍素质,创新方式方法、推动党史教育大众化等四个方面加强高校党史教育。  

开幕式结束后,我校高尚斌教授、中央党史研究室薛庆超教授、东北师范大学田克勤教授、福建师范大学李方祥教授、北京大学仝华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宋学勤副教授、湘潭大学李佑新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李敬煊教授等围绕 “党的七大”、“抗战胜利”和“中共党史学科建设”等主题作了主题发言。发言环节由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金龙、井冈山大学研究基地主任张泰城主持。  

下午,大会围绕“中共七大研究”、“抗日战争历史地位及历史意义”、“党史研究与党史学科建设”和“红色文化育人研究”四个主题开展分组交流研讨。讨论结束后,大会进行了会议总结,由王炳林主任主持。王炳林在总结讲话中肯定了本次会议的成果,认为本次会议主题有高度、会议专家层次高、参会人员范围广、会议研讨有深度。他就推进高校党史研究教育宣传工作提出了三点希望和建议:一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党史的重要论述,坚持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指导下不断深化党史研究;二是重视利用党史资政功能,着力打造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三是充分发挥党史育人功能,广泛深入开展党史教育宣传。

7 19 ,各位专家学者参观了我校校史馆、路遥文学馆,实地考察了王家坪、杨家岭、枣园等革命旧址。 

王炳林主任讲话


 

张金锁校长致辞


 

开幕式


 

考察我校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参观我校校史陈列馆


 

 

上一条:我校举行首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动员会 下一条:教育部语用司副司长彭兴颀来我校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