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袁广斌
本网讯 今天出版的《光明日报》,在第14版《教育周刊·教育时空》,发表了我校党委宣传部部长韩琳和教务处处长武忠远合写的文章《延大思政课:红色第二课堂》,全文约1500字。
文章指出,延安大学积极探索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开展现场教学的新思路,将教材的理论性和现场的直观生动性有机结合起来,在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两个转变”上走出了一条新路子。为了规范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场教学,延安大学先后出台了《关于开展延安精神教育的决定》和《关于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的决定》,制订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现场教学大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现场教学实施方案,确保现场教学有章可循,规范运行,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现场教学基地,近年来建立了多个现场优质教育教学基地,为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现场教学提供了场地保障,使其实现了常态化。
文章介绍道:延大以教研室为单位,从每门课程教学内容中提炼8至10个“实践点”,然后从延安红色文化资源中选择8至10个“教育点”,最终在实现二者有效对接的过程中形成一个个现场教学主题。在开展现场教学的基础上,学校带领广大师生走出教室,开辟了红色实践的第二课堂,组织开展了红色经典诵读大赛、红色经典书法大赛、红色经典读书征文、党史知识竞赛、红色歌曲大赛、红色经典剧目展演等活动,逐步形成了“点—线—面—体”有机统一的红色资源立体育人体系。延大依托延安红色文化资源开展现场教学,视角新、方法活、成效显著。
文章最后指出,延大对利用延安红色文化资源开展现场教学的经验进行了理论研究,一批教学改革的新成果涌现出来。此外,延大还围绕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特色学科“延安红色文化资源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项目的开展,建成了以延安红色文化资源为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5-12/22/nbs.D110000gmrb_14.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