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志强 核稿:郝 琦 编发:曹兴美
本网讯 12月28日,《中国教育报》发表了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冯东飞教授和研究生李涛合作完成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力和道德力》一文。同日,光明网、中国社会科学网等网站全文转载。
文章主要探讨了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键所在,以精神动力所包含的知识力和道德力等为切入点,寻求使大学生“真心喜欢、终生受益、毕生难忘”的力量。首先,根据人的需要层次,可以将人的精神动力划分为两个层次,即低层次的精神动力和高层次的精神动力;其次,文章指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就在于其主要探究人的思想观念、精神世界的问题,着重解决的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职能是激发人的精神动力;最后,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任务就是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因此从道德力的视角来激发大学生主体的精神动力,理应成为今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这样才能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欢、终生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