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大要闻

首页 > 延大要闻 > 正文

延大要闻

2013年科研工作盘点

分享

发布时间:2014-01-03

 

稿源:科研处 编发:党委宣传部 发布日期:2014年1月3日


2013年,科研处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落实国家科技规划纲要及全国、全省科技工作会议精神,以建设高水平大学为目标,坚持“科研强校”理念,紧密结合国家特别是区域经济社会的需求,着力提升我校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水平。

一、申报获批多项科研项目。2013年,我校申报获批各级各类项目共200项,总资助经费1109.5万元。其中,国家级项目9项,经费356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经费328万元;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经费18万元;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经费10万元);省级项目49项,经费109万元(陕西省科技计划项目16项,经费98万元;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11项,经费11万元;陕西省教育规划项目22项,均为自筹经费);厅级项目63项,经费81万元(陕西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类项目32项,经费53万元;人文社科类项目31项,经费28万元);市级项目60项,经费103.8万元(省社科联项目2项,经费0.6万元;延安市科技计划项目24项,资助经费76万元;延安市社科基金项目34项,经费27.2万元)。申报获得横向课题19项,经费336.7万元(自然科学类11项,经费59.6万;人文社科类8项,经费35.1万元)。与2012年相比,项目数量由206项增加到312项,增加了106项,增长率为51.46%;项目经费由535.8万元增加到1109.5万元,增加了573.7万元,增长率为107.07%。

二、精心安排校级基金项目。2013年,我校校级科研项目共立项112项,资助经费123万元。其中,专项科研基金项目100项,资助经费47万元;2013年学术专著与教材出版基金项目15项,资助经费33万元;2013年博士科研启动费项目12项,资助经费76万元。

三、鼓励高水平科研成果。2013年,我校公开发表论文905篇,其中被国际权威检索系统收录60篇,专著/教材17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2项,科研获奖30项。研究成果、专利及科研获奖均达到我校历年之最,并有国家级获奖成果的零突破。1项成果获教育部人文社科奖;3项成果获陕西省人文社科奖;3项成果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其中,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教育厅人文社科奖7项;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项;获延安市科学技术奖14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6项;获陕西省第十二届优秀论文奖6篇,其中一等奖1篇,二等奖1篇,三等奖4篇;协助组织省级研究成果鉴定会和市科学研究项目鉴定会各1次。

四、加强校内外学术交流。2013年,我校承办或协办召开学术研讨会4次,分别为:在重庆召开的“第一届全国非饱和土与特殊土力学及工程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的“第五届全球华人化工学者研讨会”、“第九届国内亚洲研究中心主任联席会议”和“延安新区建设研讨会”;举办学术报告66场,其中组织校内教师作学术报告34场,邀请校外著名专家、教授作学术报告32场。

五、重视科研队伍和平台建设。按照“稳定、吸引、提高”的方针,2013年引进博、硕士12名,充实和提高了我校的科研人才队伍;获得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1人;延安市优秀科技工作者4人,创新团队1个,优秀团队1个,科技创新工作优秀个人2人,优秀科技工作者7人。申报成功教育部研究基地1个,即“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红色文化资源研究中心”;精心组织省科技厅和教育厅今年对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研究基地的评估验收工作,我校“化学反应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被评为优秀,获得60万元的项目奖励基金;“陕西省区域生物资源保育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被评为良好,获得30万元的项目奖励基金;省级重点社科基地“陕北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以优秀的评估结果通过验收。

六、认真组织科研成果展示。科研处精心组织了我校基于延安市新城区建设工程回填区黄土压实性分析与应用研究、陕北油田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技术研究及推广、光催化技术开发及其在有机微污染物处理中的应用、奇异的多功能材料——超轻泡沫金属材料、陕北原油破乳剂研究等五个产业化项目成果参加了2013中国西安国际科学技术产业博览会暨第八届中国西安国际高新技术交易会,充分利用这一全国性高新技术交易平台,展示我校近年来的优秀产业化项目并进行推介,得到部分参观者的积极反响。

七、成功举办科技创新创意大赛。延安市首届大学生科技创新创意大赛在延安市科技局和知识产权管理办公室支持下,我校科研处进行了精心组织,于5月21日启动,历时近2个月,通过初赛、复赛、初评、专家定审等环节,最终从申报的涵盖科技发明制作、科学方案设想、标识物设计、生活小创意、煤炭和石油文化创意设计、创意营销策划等方面的100余件作品中评选出50件入围作品,评定出21项获奖作品。我校未投一分钱,使受益学生达400多人、受益教师近100人,受益经费8万元。

八、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2013年,科研处积极组织、协调搭建校企合作平台3个,先后与延安常泰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共建了生物制药协同创新中心,与延安市微生物研究所共建了应用微生物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与延川宏达枣业公司共建了陕西省区域生物资源保育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基地。

九、加强对外沟通与联系。2013年,科研处先后接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学部和生命科学学部领导、专家集团来延学习调研2次、个人来延学习交流2次;选送我校1名教师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交流工作1年;与省、厅、市各级科研主管部门进行经常性沟通和交流;并与延长石油集团、延长气田采气一厂等相关单位进行科技交流洽谈等活动。

十、认真做好日常管理工作。2013年,组织完成省、厅、市、校级各类科研项目的申报工作;组织完成我校2013年度学术专著与教材出版基金资助项目;组织完成省、厅、市、校级科研项目结题工作;完成2013年职称评定中相关科研成果的审核工作;完成2009年、2010年、2012年各类科研奖励的申报、审核工作;组织完成向省科技厅、教育厅和延安市推荐科研成果奖项工作;完成延安大学科技协会相关材料整理工作;完成2012年科技年报工作;完成科研处岗位职责制定工作;完善制定了我校学术委员会章程;编辑《科技工作简报》和《社科工作简报》各4期;完成2013年科研成果工作量统计工作。

 

 

上一条:2013年国际教育与交流工作要闻回顾 下一条:我校举行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延安大学考点考务工作培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