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大要闻

首页 > 延大要闻 > 正文

延大要闻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高尚斌教授应中宣部《党建》杂志约请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分享

发布时间:2013-12-10

 

作者:侯媛媛 核稿:葛  彬 编发:曹兴美 发布日期:2013年12月10日


 

本网讯 为了推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深入学习,中共中央宣传部主管的《党建》杂志第12期,在全文刊登十八届三中全会主要文件的同时,特别策划10位专家,以“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前景”为主题,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我校中共党史研究院院长高尚斌教授解读的题目是《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依靠人民推动改革》。《党建》杂志同时约请的专家有国防大学政委刘亚洲上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侯永志,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副主任、教授戴焰军,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部主任程恩富,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郭建宁等。

又讯 12月9日,《陕西日报》在第六版理论周刊,以发言摘要形式,发表了高尚斌教授的理论文章《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本质要求》。

 

附:高尚斌教授文章《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依靠人民推动改革》

 

中国共产党是同人民群众心心相印、血肉相连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造福人民是党的一切领导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依靠人民是党领导一切事业取得成功的法宝和保证。

在延安时期,党加强和改进对根据地建设以至整个革命事业的领导工作中,明确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确立和贯彻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力量,在“排除万难”中创造了党和革命事业由弱变强、转败为胜的历史奇迹,实现了民族解放和人民解放的最大利益。这种价值取向的人民性,始终是党领导一切事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

改革开放发展到新的重要关头和扎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新背景下,党在领导和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的艰难工作中,进一步突显了造福人民和依靠人民的领导风范。十八届三中全会不仅要求必须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且强调必须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这是对延安精神和党的优良传统的发扬光大,其意义影响深远。

党领导和依靠人民推动改革,就要从利益的根本上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十八届三中全会“回应人民群众呼声和期待”而作出的全面深化改革部署,都是为了解决好新起点上人民需要的利益问题。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要让全体人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更好维护和保障人民权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是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共同富裕、确保人民安居乐业,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是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这一切既可以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又可以激发人民群众积极、主动、创造性参与改革的新动力。

党领导和依靠人民推动改革,就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党领导的一切事业,都是以人民为主体的实践。当代中国改革的许多举措,就是由群众首创,党及时总结经验,然后在全局上推广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全面深化改革是啃硬骨头、涉险滩的改革,既要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更要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只有坚持人民在改革中的主体地位和党的群众路线,鼓励地方、基层和群众大胆探索,及时总结推广人民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才能确保改革取得成功,使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使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的惠及全体人民。

 

 

上一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人事处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 下一条:我校学生在凤凰网陕西首届校园主持人大赛中表现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