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郭 伟 发布日期:2013年10月14日
本网讯 10月10日至11日,由《光明日报》、中国大学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和天津大学共同发起的首届“当代中国大学精神高层论坛”在天津大学举行。《光明日报》总编辑何东平,教育部思政司副司长王光彦,天津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副主任李绍洪及来自全国28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领导、专家和学者80余人出席论坛。我校副校长许静洪、档案馆馆长曾鹿平和教科院教师孙刚成应邀参加了会议。
“当代中国大学精神研究”是2012年立项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委托课题,由清华大学原党委副书记胡显章教授主持,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联合攻关,我校应邀参加了这项课题研究。这次论坛中,课题参与单位和部分专家学者围绕当代中国大学精神的形成历史、内涵特质和如何弘扬当代中国大学精神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代表们认为,大学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在于其精神,深入研究当代中国大学精神,对重塑我国当代大学精神、提升高等学校办学质量和保证高等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抓手。
论坛期间,许静洪副校长作了大会发言,着重介绍了我校的特殊历史,特别强调了延安大学在中国现当代高等教育历史研究,特别是在疏理总结中国当代大学精神发展历程和探究其根源时,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曾鹿平馆长在分论坛发言中,从新中国高等院校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高度,阐述了延安大学对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作用和深远影响,并着重论证了延安大学在中国当代大学精神研究中的意义与作用。两位的发言对与会领导与专家学者重新认识延安大学,重新认识和理解中国当代大学精神的源头,产生了积极作用,引起了与会者的广泛共鸣。孙刚成副教授就中国当代大学精神存在的问题在分论坛发了言。另外,曾鹿平馆长提交的论文《做人为先、学以致用——浅论新民主主义时期延安大学的精神与理念》被收入大会论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