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评论员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4月15日是第六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高等学校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论述的责任使命,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障。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就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作出了战略部署,为高校在新时代全面推进国家安全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
国家安全教育是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实施国家安全教育作为增强人才培养能力的着力点,统筹安排,全面推进。抓好规划设计,加强组织领导,把国家安全教育纳入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目标任务,进一步明确国家安全教育的基本思路和实施路径。抓好渠道拓展,把国家安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深入推进国家安全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作出明确要求,在思政课教学中突出理论知识普及,在公选课教学中突出安全意识提升,在军事课程实践教学中突出实景化演练锻炼,分年级、分时段、分群体,覆盖从入学到毕业各个环节。抓好特色教育,把国家安全教育与延安精神教育紧密结合,依托学校培育打造的延安精神“一体两翼”育人体系等教育教学载体,把延安精神教育优势转化为国家安全教育效能,筑牢学生维护国家安全的思想根基。
国家安全教育进校园是校地协同育人的重要实践,要与地方普法、执法机关深化合作交流,推动国家安全教育在校园实现全覆盖。坚持导入优质资源,坚持不懈开展“法治进校园”,共建共享国家安全教育平台,全方位推进普及宣传。依托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平台,开展“军事专家进校园”活动,引导师生以实际行动保卫国家政权主权安全。充分利用国家宪法日、消防安全日、网络安全宣传周、保密宣传月等重要节点,把国家安全宣传触角精准传播到师生端。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我们要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施意见》,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完善工作制度机制,创新教育方式方法,深化校地协同育人,推动国家安全教育深入人心,落地生根,为更有特色、更有水平大学建设提供坚强保障,为庆祝建党100周年营造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