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袁广斌 郭 伟 兰天峨 发布日期:2012年5月10日
本网讯 5月9日下午,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家教委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现任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李铁映一行,来我校视察工作。随同李铁映会长视察我校的,还有李铁映同志的夫人、秦邦宪同志的女儿、中国优生优育协会会长秦新华,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苏希胜,中国体改研究会副会长马役军,李铁映同志的秘书赵立军、连耀华,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李天文,延安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冯继红、副主任孙继平、秘书长高志旺,浙江省人大常委会机关纪检组组长魏延延,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时红秀,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干部张浩等。
下午3点,在图书馆第一会议室,李铁映会长一行与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崔智林,副校长许静洪,总会计师陈华,以及宣传部、组织部、人事处、校办、资产处、教务处、科技处、研究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党史研究院、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新闻中心等单位的负责同志进行了座谈交流,崔智林校长进行了工作汇报。汇报会由延安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冯继红主持。
崔智林校长首先深情地回顾了李铁映同志对延安大学的亲切关怀,以及多次来延安大学视察和指导工作的情景。随后,崔校长从领导关怀、历史沿革、发展阶段、主要贡献、教育和研究基地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汇报了我校的基本情况。崔校长表示,延安大学在中国共产党高等教育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仍将不遗余力地研究、弘扬和传承红色文化与黄土文化,为培养具有延安精神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做出新的贡献;延安大学在陕北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同样具有独特的地位,今后将在办学过程中进一步准确定位、突出特色,更多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和特色型人才,为陕北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座谈交流过程中,秦新华会长介绍了中国优生优育协会近期在继承与弘扬延安精神和长征精神方面所做的工作;苏希胜副会长介绍了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的成立、人员及机构组成,以及研究会的宗旨、主要活动和近年来的工作,希望能与我校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开展延安精神研究,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多做贡献。
李铁映会长在讲话中指出,延安是延安精神的发祥地,研究延安精神是延安大学天然的、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全国的延安精神研究也应该将延安大学作为重要依托;延安大学要成立与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相统一的延安精神研究机构,进一步研究和传承延安精神,为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贡献。李铁映同志强调,革命精神与科学精神是和谐统一、不可割裂的,做好延安精神研究,必须既具有革命精神,又具有科学思想;同时,延安大学要深刻认识自己所处地域的独特性,要结合自身的历史文化研究优势和本地区的历史文化特点,在西北历史文化研究方面有所建树,做出贡献;在人才引进方面,要吸引那些有理想、有情操、能为科学献身、坐得住冷板凳的人进行研究,也就是说,要吸引留得住、靠得住的人才。李铁映同志最后动情地说:“我是延安娃,是延安母亲的孩子。我于1936年在延安志丹出生,1938年到延安城,先后在延安保育院、抗日小学等地,学习和生活了整整10年,与延安母亲建立了特殊的联系和特别的感情。今天,我将毕生的学习的成果和著作带来并献给延安大学,以此作为交给养育我的这片土地和人民的答卷。”
李铁映同志向我校赠送的书籍,包括《改革·开放·探索》精装版及俄文版各一套(上下册),《论民主》线装、精装和俄文版各一套,《电子工业发展与改革》、《劳动价值论问题读书笔记》、《大学笔记》、《炎帝祭》、《心游迹》、《道德经》、《率真集》等笔记、书法、绘画和工艺美术作品集各一册。
在汇报会举行的同时,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来延参加活动的其他代表,由张威虎副校长陪同,参观了我校校史陈列馆。
这是李铁映同志在经过又一个10年后,第三次来到我校。此前,1992年5月12日和2002年4月6日,李铁映同志曾两次来我校视察。李铁映同志对我校的持久关心与支持,不仅帮助我校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也给了全校师生巨大的精神鼓舞。

|
李铁映同志讲话
|

|
苏希胜副会长讲话
|

|
秦新华会长介绍情况
|

|
崔智林校长汇报工作
|

|
李铁映同志向我校赠送图书
|

|
崔智林校长代表我校向李铁映同志赠送纪念品
|

|
冯继红主任主持汇报会
|

|
汇报会
|

|
视察我校校园
|

|
随行的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代表参观我校校史陈列馆
|

|
任弼时同志的女儿为我校校史陈列馆题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