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洁 核稿:梁艳 摄影:张咪咪
本网讯 9月11日下午,由我校外国语学院、吴起县教体局、吴起县文旅局等单位共同发起的“以语为桥 铭记历史——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暨行走的思政课走进吴起”活动在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园举行。校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刘小淼,相关校地单位及中小学领导出席活动,大中小学师生代表150余人参加活动。活动由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梁艳主持。


刘小淼在致辞中指出,举办本次教育实践活动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重要论述的庄严行动,也是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创新实践,对破解思政教育“学段割裂”、实现铸魂育人“全程贯通”具有重要意义。她倡议,一要聚焦关键问题,做好一体化建设的学理研究;二要用好社会资源,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深度融合,让思政教育更具感染力、穿透力和育人实效;三要通力抓好协同育人,统筹规划、联合攻关,保证思政教育的方向性、整体性和实效性,共同打造富有特色的思政课建设样本。希望以此次活动为起点,携手构建“目标一致、资源互通、学段贯通”的思政教育新生态,让延安精神的火炬照亮每一位学子的成长之路,为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书写革命圣地的新答卷。
吴起县文旅局副局长尹强贞在讲话中表示,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园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是弘扬长征精神、培育爱国情怀的重要课堂。在吴起开展思政教育实践活动,不仅是为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更是为了传承精神、启迪未来。吴起县第一中学校长张振忠表示,“行走的思政课”走进吴起既是“大思政课”育人理念的鲜活实践,更是一场红色教育力量的温暖汇聚。吴起中小学校将充分利用本次活动搭建的平台,将“行走的思政课”融入日常,让红色血脉在行走中延续,让思政新篇在接力中书写。
开幕式后,在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园讲解员张晓芹的主持下,大中小学师生代表进行了“行走的思政课”教学实践。外国语学院教师叶友珍用英语深情讲述了“中国革命与吴起”;学生代表陈丰文、王馨莹分别回忆了“一个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英文)和 “刘志丹同志二三事”;吴起县第一中学赵李昕晨同学讲述了“半碗炒鸡蛋”的故事;吴起县城关小学学生刘苏雨讲述了“当吴起镇的枪声走进我的课本”;吴起革命纪念馆讲解员蔺晓梅讲述了“一口红军锅”的故事;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园讲解员白彩玲分享了“追忆陈树湘”。
梁艳在总结讲话中希望,年轻一代的同学们要在行走中学习、在学习中感悟,把今天的所见所感,变成奋斗的底气,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征程上发出历史赋予你们的时代强音。各参与单位也应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加强协作,密切沟通,积极构建新时代立德树人新生态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