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一:抗抑郁症的研发策略和进展
报 告 人:李扬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报告题目二:The G Protein Coupled Estrogen Receptor in Brain Function
报 告 人:戎伟芳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报告题目三:基于中药和天然产物的药物研究
报 告 人:谭昌恒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
报告时间:2017年4月20日(星期四)晚19:30
报告地点:图书馆十楼学术报告厅
主办单位:科研处、生命科学学院
李 扬 简 介
李扬,1969年生,现任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研究员,课题组长,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主要包括抗精神疾病的药理机制和新药研发,以及针对突触传递和离子通道的新靶标发现。自2002年来,在Cell、Nature Structure、PNAS等学术杂志发表30篇论文。编写了《高等药理学》的三章(2013年),编写新版《中药药效学研究思路与方法》的抗精神分裂症、抗抑郁症两章(2015年),主编《金国章院士集》(2014年)。获得中科院先导A及创新药物、国家新药创制重大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大研究计划(973)等经费支持。担任中国神经精神药理学会副秘书长,中国神经科学学会分会委员,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分会委员,上海市老年医学委员,Frontier in Physiology 编委等学术职务。
戎伟芳简介
戎伟芳,男,1987年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军医系,1992年获生理学博士学位,先后在新西兰奥克兰大学(1993.2-8)、日本筑波大学(1996.4-1997.3)、英国伦敦大学学院(1998.8-2003.3)和谢菲尔德大学(2003.3-2005.5)做访问学者和博士后研究,2005年6月回国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工作,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科学研究院/虹桥国际医学研究院自主神经与疾病神经生物学课题组组长,基础医学院消化系统教学团队首席教师。是中国生理学会理事、中国生理学会消化与营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上海市生理学会副理事长,《Neurogastroenterology & Motility》(2007-2015)、Journal of Physiology(2017-2022)和《生理学报》编委。
研究方向为“肠-脑信号轴的机制与生理病理意义”,目前聚焦于G蛋白偶联型雌激素受体(GPER1)对脑功能的调控、HCN2(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的离子通道)对肠道嗜铬细胞(EC细胞)的调控作用及GPER1与HCN2对中枢5-HT信号系统的调控作用等三个具体科学问题。承担科技部973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德科学中心合作项目、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等课题,获2012年度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称号。
谭昌恒简介
谭昌恒,男,2001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组长,上海市药学会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委员,科技部、国家自然基金委,北京市和上海市评审专家库成员。
研究领域为天然药物化学基础和新药开发研究,包括中草药、民间药和其他天然产物的生物活性物质发现研究,天然活性成分的构效关系和新药开发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科技部科技重大专项、科技支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个项目的研究,发表学术论文115篇,SCI论文76篇,专著3部,获中国发明专利授权7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