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2021.03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日期:2021年03月18日 记者:冯 丽本网讯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历经二万五千里长征后落脚陕北。此后党中央在延安战斗生活了13个春秋,领导中国革命事业从低潮走向高潮,实现了历史性转折。老一辈革命家和老一代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留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培育形成的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
02
2021.03来源:陕西省教育厅 受疫情影响,2021年寒假延安大学有418名医学生、规培生、全科培训生和巴基斯坦留学生留在学校学习生活。学校坚持把留校学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用延安精神加强思想教育,细化学习生活保障措施,精心、尽心、暖心地为留校学生做好服务保障。 ——加强疫情防控,确保留校学生身体健康。学校高度重视留校学生假期的学习生活和安全问题,寒假到来前,学校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拟订了留校学生管理工...
27
2021.02来源:延安日报 发表时间:2021年2月5日第2版 连日来,延安大学以领导干部带头授课、专家队伍分片宣讲、师生座谈深度交流、对标精神谋划未来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热潮,坚定不移地用全会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为建设更有特色、更有水平大学贡献智慧和力量。 该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要求全校师生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
28
2020.12作者:臧爱绒 核稿:谭虎娃 编发:党委宣传部本网讯 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充分认识新时代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加强劳动教育的新要求,全面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认真学习、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系列重要论述、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与实践后编写了教材《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概论》。以此为基础,参编者先后撰...
03
2020.12来源:延安日报近日,延安大学通过面试和笔试相结合的方式,从校内报名的2140名学生中优中择优,初步选拔出500名第十四届全运会志愿者。 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将于2021年9月在陕西省举行,延安大学被确定为十四运赛事活动、延安市体育馆志愿者服务和志愿者招募工作执行单位。 该校通过组织动员、线上宣传、主题演讲等方式,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为全运服务、与全运同行”的氛围,让同...
27
2020.11作者:常 超 编发:党委宣传部本网讯 由我校教师孙刚成、武忠远与研究生杨晨美子合作完成的论文《新时代研究生学术素养:基本内涵与养成路径》于2020年11月10日在《中国社会科学报》上发表,并被中国社会科学网全文转载。文章立足“提高研究生质量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这一主题,基于新时代研究生应该具备的四种基本学术素养,提出了相应的养成路径,呼应了“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的时代命题。 http://www....
03
2020.11作者:吕锡月 核稿:谭虎娃 编发:党委宣传部本网讯 我校2018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研究生张家瑞在尼日利亚《尼中时报》第六版发表整版英文文章《中国没有国界歧视》,在尼日利亚《西非华文报》第十三版发表中文文章《中国为世界疫情防控做出巨大牺牲彰显“大国风范”》。《中国没有国界歧视》一文约12000字,主要针对2020年4月海外有关媒体报道一些尼日利亚人在广州确诊后被中国政府隔离,尼日利亚少数民众基于对社交媒...
02
2020.11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陆 航 王清晨 深入研究延安精神,是新时代继承弘扬延安精神的基本理论前提。10月26日,由陕西省延安精神研究会与延安大学主办的“延安精神原生形态与时代价值”和“延安精神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理论研讨会在西安召开。陕西省委宣传部、省委党校、省委党史研究室、省社科联、省市(区)县延安精神研究会、延安大学、延安红云平台、会员志愿者代表及全国各地专家学者共10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
09
2020.10来源:陕西省教育厅近年来,延安大学坚持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坚持把延安精神铸魂育人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旋律,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制度机制,创新方式方法,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统筹谋划推进 打牢创建工作领导和保障基础坚持把创建全国文明校园、省级文明校园动态化管理、延安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一体推进。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精神...
29
2020.09作者:张志超 核稿:董振文 编发:党委宣传部本网讯 9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报》在“弘扬延安鲁艺光荣传统,用手中之笔描绘新时代”专栏,整版刊登了我校鲁迅艺术学院教师撰写的三篇理论文章《鲁艺精神的时代价值》《延安时期鲁艺美术社团的发展历程及贡献》和《用绘画记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章由鲁迅艺术学院王文权教授、李辉副教授、张晓红副教授分别执笔完成。 在《鲁艺精神的时代价值》一文中,作者认为,鲁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