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凡 核稿:王蕊蕊
本网讯 为不断提高校史文化育人功能影响力,创新“第二课堂”形式,推动场馆里的思政课建设,9月12日,校史宣讲团成员走进军训场,分别在新老校区两个军训场地,为4000余名2025级新生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军训场上的思政课”。活动旨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让新生在军训历练中感悟红色校史、传承伟大抗战精神。


活动以“抗日烽火中的大学——延安大学与民族危亡”为主题,校史宣讲团王蕊蕊、陆雯、李晓峰、王欢四位老师与杨雅娴、张瑜、侯博恒、王锦航四位同学分别围绕“奔赴延安”“革命牺牲”“精神永驻”三个篇章展开宣讲。他们结合学校校史,再现了抗战时期青年学子奔赴延安的场景,讲述了梁东明、江真、吕光等校友英勇就义的事迹,阐释学校传承红色基因、培育爱国人才的初心,让新生触摸历史温度,理解校史与民族命运的关联。
此次“军训场上的思政课”,不仅是学校针对2025级新生精心打造的“大学第一课”,更是学校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的重要举措。通过将红色校史与思政教育、国防教育有机结合,丰富思政育人形式与手段,打破传统“枯燥说教”的刻板印象,带来沉浸式的学习体验,进一步激活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价值,帮助新生在入学之初就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厚植爱国爱校情怀,为他们成长为具有延安精神特质、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坚实基础。
未来,学校将持续创新思政教育形式,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青年中代代相传,让伟大抗战精神在立德树人实践中焕发新的生机。